監(jiān)理公司管理系統(tǒng) | 工程企業(yè)管理系統(tǒng) | OA系統(tǒng) | ERP系統(tǒng) | 造價咨詢管理系統(tǒng) | 工程設計管理系統(tǒng) | 甲方項目管理系統(tǒng) | 簽約案例 | 客戶案例 | 在線試用
X 關閉

如何制定IT外包行業(yè)中有效的進度表

申請免費試用、咨詢電話:400-8352-114

進度表的意義:外包行業(yè),客戶很重視項目提交的時間準確性。在項目準備階段,項目組需要制定進度表。這份進度表可粗可細,他是和客戶溝通的重要方式,讓客戶了解項目組對項目的理解程度,并和客戶取得對項目階段、時間和成果的統(tǒng)一認識。同時也體現(xiàn)項目組對人員結構,技術準備的考慮。一般詳細的進度表在六個月時間段內(nèi),準確度會較高,在對進度表達成一致后,項目組可以按照進度表安排人員的任務。
進度表包括詳細任務表,開始時間,結束時間,任務負責人,任務排序和里程碑幾個步驟。
第一步:制定詳細任務表(WBS)
由于WBS需要項目組成員包括用戶都要認同,所以在制定WBS時,應邀請各方人員包括客戶參與。在做WBS時,需要先理解一些項目的資料,比如說:項目投標書和需求規(guī)格文檔,了解項目需要解決的問題和成功的標準等方面。然后對每個模塊中的每個功能點進行劃分。每個任務劃分可以根據(jù)組織的成型模板或項目組的經(jīng)驗,同時需要項目組成員的集體智慧,對項目不同階段的任務進行確定。每個低層次任務的持續(xù)時間最好不超過40工作小時,否則任務不好跟蹤,如果一個任務的時間超過40小時,需要在進行細分。當然任務的顆粒度可以根據(jù)不同項目需要,拿J2EE方式來說,采用分層開發(fā)模式即一個開發(fā)人員負責JSP而另一個負責EJB/JDO時,顆粒度要稍細而且還需留出層與層之間連調的時間,若采用模塊開發(fā)即一個開發(fā)人員負責從JSP到EJB/JDO的開發(fā),顆粒度要稍粗些。確定完任務,可以對它們進行歸類,組織好各個任務的層次結構(這時可采用軟件開發(fā)生命周期或職能部門等方式來組織),要注意有了層次結構后的任務的表達方式的易讀性。而后需要安排每個任務的負責人,主要的原則是任務的特點和人員能力及特點的匹配度,當然,必須考慮人員本身的意愿。
第二步:預計每個任務的時間以及交付物
預計每個任務的時間是由每個任務的負責人來制定,然后由項目經(jīng)理來協(xié)調完成。對每個任務的時間的估計需要一些經(jīng)驗或技術來完成。經(jīng)驗可以來自于項目組成員或組織或者是行業(yè)數(shù)據(jù)。還可以用一些估算技術來進行如功能點或Dephi技術。每個任務初次估計完成后,要安排任務完成的先后次序。我們可以借助于工具,如MS Project。次序出來之后,可以得出任務的開始及結束時間和項目的關鍵路徑。這時候,項目組要再次考察在關鍵路徑上的任務,看是否可以進行一些調整,如人員的人數(shù)或者調配能力更合適的人。而且可以提供項目的一份風險列表。有一點特別注意,在項目時間特別緊張的項目,也應該最好預留公眾假日/必要的培訓。另外,想縮短項目的周期,靠增加人員只能部分解決問題,縮短的時期而且最好不要超過原周期的25%。每個任務都要說明交付物,是代碼還是對應文檔或者客戶簽字。
第三步:制定里程碑
在制定任務后,可以根據(jù)項目的需要和客戶一起制定里程碑,這反映了項目組的階段性成果,是項目各方面成員的有效溝通手段。而且通過對里程碑的管理,能及早發(fā)現(xiàn)項目問題。
第四步:及時跟蹤管理進度表
完成以上三步,進度表的第一個版本出來啦,但這只是萬里長征的第一步!這是進度表的第一個基線。項目需求是會變化的,進度表也要隨之調整反映需求變化。每個人的任務都根據(jù)進度表來安排,而且項目的狀態(tài)也需要更新進度表,要比較計劃的時間和實際時間的不同來分析起發(fā)生的原因,及時采取行動,修正偏差,必要時,修改后面的任務及人員安排,同時更新項目的風險列表。并且也應該把任務的完成情況記錄到項目總結文檔或歷史數(shù)據(jù)庫中以便為以后組織的類似項目提供更準確的估算。

QQ在線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