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jiān)理公司管理系統 | 工程企業(yè)管理系統 | OA系統 | ERP系統 | 造價咨詢管理系統 | 工程設計管理系統 | 甲方項目管理系統 | 簽約案例 | 客戶案例 | 在線試用
X 關閉
項目進度管理軟件

當前位置:工程項目OA系統 > 建筑OA系統 > 項目進度管理軟件

項目綜合管理:項目全壽命周期集成風險管理體系及其應用研究

申請免費試用、咨詢電話:400-8352-114

1  問題的提出 項目風險管理就是研究風險發(fā)生規(guī)律并對其進行控制,即采取必要的措施和方法,促使風險事件向有利的方向轉化,使風險損失減少到最低程度[1]。目前,對于項目風險管理已有很多研究。David Baldry認為風險是項目的固有因素,并且在項目生命周期不同階段中表現出不同的形式,因而應在項目生命周期內對風險進行動態(tài)的管理[2]。S.c.ward認為對風險管理的一個共同工作是對項目各階段風險的發(fā)生概率和破壞程度進行排序[3]。文獻[4]結合高技術項目特點給出一種方法——風險模擬方法,通過計算機系統的仿真模擬,將高技術項目風險分析過程系統化、程序化。文獻[5]針對風險投資項目的特點,綜合運用灰色系統理論和層次分析法,建立了灰色多層次評價模型。文獻[6]從項目所處區(qū)域宏觀環(huán)境的角度,探討了實現項目區(qū)域風險分擔的可能性和必要性,并概要提出高新技術項目區(qū)域風險社會化分擔的具體措施。文獻[7]則針對武器裝備全壽命周期的風險辨識、風險估計和風險評價與決策的各種方法作了比較研究。但是都沒有提出一套適用于各類項目的風險管理體系。對此,本文將在總結現有理論的基礎上,提出項目全壽命周期集成風險管理三維體系,并應用于航空武器裝備項目風險管理中。   2  項目全壽命周期風險管理體系的建立       (1)基于霍爾的項目風險管理三維體系 美國系統工程學家霍爾(A.D.Hall)在1969年提出了系統工程應用中具有普遍意義的方法,即“霍爾三維結構”。借鑒它,在項目風險管理中也可建立一個時間維、知識維和邏輯維的三維結構,如圖1所示。

A、知識維——項目風險管理的工具與方法 知識維是指為完成各階段、各步驟所需的各種知識和專門技術的總和。在工程項目領域 主要包括:運籌學、控制論、社會科學、工程技術以及各種方法之間的集成等。具體風險管理方法又包括:專家調查法、故障樹分析法、人工神經網絡法、灰色系統理論等。   B、邏輯維——項目風險管理的工作步驟 邏輯維是指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邏輯思維過程。對于項目風險管理則指對項目進行風險管理時一般采用的工作步驟。軟件工程學會認為項目風險管理包括五個不同步驟:風險識別、風險分析、風險應對規(guī)劃、風險跟蹤和風險控制[8]。一般項目風險管理的工作步驟包括:壽命周期WBS階段、風險識別階段、風險評價階段、風險整體集成階段、風險處置階段、風險報告與監(jiān)督階段。   C、時間維——項目全壽命周期風險管理 時間維是指系統從規(guī)劃到更新的工作步驟。結合項目風險管理,可以建立項目全壽命周期風險管理。由于不同類型項目具有不同的特點,因此其壽命周期不同階段的劃分也不盡相 同。一般項目的壽命周期分為概念階段、實施階段與結束階段。   (2)以項目全壽命周期集成的風險管理三維體系       以項目全壽命周期集成的三維體系,要求根據項目的特點,以時間維劃分不同階段,在各壽命周期階段,按照邏輯維順序,結合階段特點用知識維對項目風險進行集成。具體分析如下:       A、壽命周期WBS。在項目管理中,一個重要的工作是WBS(工作結構分解)。在風險管理中,也必須對項目進行WBS 。在這一階段,要將評價的項目分解為若干可以評價的層次。   B、風險識別。在項目風險管理中的一個共同的問題是要識別出各類風險來源及其影響程度。在這一階段,系統各風險因素應該盡可能被識別出來。識別風險要從項目全壽命周期各階段并使用多種識別方法以及方法間的組合去實現,并分析這些風險是由哪些具體風險源構成的,以及風險源之間的關系。   C、風險評價。風險評價是指用具體的方法評價具體的風險,能否有效降低不確定性是指導這一過程的主要標準。在風險評價時,首先應根據風險發(fā)生的概率和對項目的影響程度,對每一風險做出非正式的估測,而項目內在不確定性的概率和影響程度也可以根據經驗和相似項目或項目單元參照獲得。其次是分析各階段風險的特點,建立其風險評價指標體系并識別出適用的評價方法,包括非正式的猜測、正式的數理模型和實踐經驗。   D、風險整體集成。風險整體集成是指為獲得各風險源的概括認識對風險進行的適當的整合,即綜合評價這些風險對項目的總體影響。在這一階段,所有的評價工作從結構單元底部到頂部都會被系統地整合,評價結果也應對未來的工作做出指導。整體集成的目的在于保證系統從下到上的每個單元都經過評價。       F、風險處置。即制定并實施控制風險的計劃,確定降低風險發(fā)生的可能性并減少其不良影響的方法。風險應對計劃是針對風險量化結果,為降低項目風險的負面效應制定風險應對策略和技術手段的過程[11]。而風險處置是指風險自留、風險轉移、風險減輕和風險回避中的一種或多種方法的組合使用[12-14]。(1)風險自留。風險自留是最省事的方法,在許多情況下也最省費用。當采取其他風險規(guī)避方法的費用超過風險事件造成的損失數額時,可采取風險自留的方法。(2)風險轉移。風險轉移又叫合伙分擔風險,其目的是借用合同或協議,在風險事故一旦發(fā)生時將損失的一部分轉移到項目以外的第三方身上。這一方法在建筑行業(yè)已經得到了廣泛的應用[13]。(3)風險減輕。此策略的目標是降低風險發(fā)生的可能性或減少后果的不利影響。對于已知風險要動用項目資源減少之,對于可預測或不可預測資源,則可以采用迂回的策略減少風險。根據帕累托80%原理,項目所有風險中只有小部分對項目威脅較大。因此,要集中力量對威脅較大的幾個風險加強管理。(4)風險回避。這是指當項目的風險潛在威脅發(fā)生的可能性太大,不利后果也太嚴重,又無其他策略可用時,主動放棄項目或改變項目目標或行動方案,從而規(guī)避風險的一種策略。       G、風險報告和監(jiān)督。風險報告和監(jiān)督就是在風險發(fā)生時實行原先制定的風險處置措施,并根據項目環(huán)境的變化情況,適度修改或重新采取新的風險處置策略。除跟蹤已識別風險外,還要對剩余風險進行監(jiān)控,一旦有出現癥狀就應該立即修改風險應對計劃,保證項目的正常進行。   3  實例研究     本文在此將項目風險管理三維理論體系應用于航空武器裝備項目風險管理中,說明該理論體系的具體操作步驟。 (1) 航空武器裝備項目全壽命周期WBS(結構分解)。     航空武器全壽命周期分為前半生階段和后半生階段,前半生階段包括項目論證階段、方案設計階段、項目研制階段、飛行試驗階段,批量生產階段;后半生階段包括使用保障階段、退役處理階段。   (2)航空武器裝備項目風險識別。 航空武器裝備按航空型號項目風險的來源分類,可分為技術風險、計劃風險等,其中技術風險、資金風險、組織人才風險、環(huán)境政策風險和市場風險是主要的風險類型,體現了航空武器裝備項目的典型特點,而每種風險都有各自的風險源。例如,在航空武器裝備項目退役階段,具體風險如圖2所示。
發(fā)布:2007-02-27 09:45    編輯:泛普軟件 · xiaona    [打印此頁]    [關閉]
相關文章:

泛普項目進度管理軟件其他應用

項目管理工具 禪道項目管理軟件 夢龍項目管理軟件 微軟項目管理軟件 裝飾管理系統 裝修預算軟件 項目計劃軟件 項目進度管理軟件 軟件項目管理工具 材料管理軟件 工程項目管理軟件系統 項目管理系統 施工管理軟件 建筑工程項目管理軟件 工程管理軟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