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工程項目OA系統(tǒng) > 建筑OA系統(tǒng) > 材料管理軟件
膜結構全過程計算方法
膜結構全過程計算方法
作者 向陽
摘要: 針對膜結構計算設計的全過程,進行了理論方法的研究,并編制了相應的計算設計程序。工程實踐表明了本文所述的理論方法及計算程序的正確性及廣泛適用性。 關鍵詞: 膜結構、計算方法
一、引 言 膜結構是大跨空間結構的主要形式之一,新穎獨特的建筑造型、優(yōu)良的物理力學性能、簡潔高效的結構體系,使其必將成為我國二十一世紀空間結構發(fā)展的主要方向。膜結構作為一種柔性張力體系,與傳統(tǒng)的剛性結構在設計計算上有諸多不同之處,其設計計算的一般過程是:初始形態(tài)設計~靜力性能分析~風振響應分析~裁剪設計計算,其中每一環(huán)節(jié)都是不可或缺的。 經(jīng)驗告訴我們,一種新興結構的推廣和發(fā)展,與其計算理論方法、相應的設計軟件的成熟有相當大的關系。目前國內(nèi)已經(jīng)出現(xiàn)了諸如上海八萬人體育場等少數(shù)應用膜結構的建筑,但遺憾的是其膜部分的設計、計算皆是國外公司所為,我國自行設計的大型膜結構還很少。這當然是國外控制其關鍵技術,也是國內(nèi)尚無成熟的計算理論方法及相應的計算設計程序的緣由。正因為如此,本文作者一方面進行膜結構的計算理論方法的研究,一方面編制了相應的計算設計程序,旨在能為膜結構在我國的應用發(fā)展盡微薄之力。 二、計算理論方法 (一)非線性有限元基本方程 有限單元法是對工程結構進行數(shù)值分析的最有效方法,特別是在計算機應用越來越普及的今天。膜結構實際設計中,索及桁架等加強、邊緣構件的應用是必不可少的,因此本文程序中包含了膜單元,索單元,桿單元,梁單元。其中空間膜單元定義為三結點的三角形等參元,考慮節(jié)點的xyz三個方向的位移,但只計及面內(nèi)的正應力σx、σy和剪應力Z xy。應用U•L法列式,可以得結構有限元基本迭代方程為: (1)其中{R}為外荷載向量;{F}為t時刻單元應力節(jié)點等效力向量;[kL]為線性應變增量剛度矩陣;[KNL]為非線性應變增量剛度矩陣,非線性方程組的求解,采用增量形式的 Full Newton-Raphson 法。具體推導見文獻[1]。
(二)初始形態(tài)設計 本文這里使用了“形態(tài)”這個詞匯,所謂的“形”就是幾何意義上的形狀,所謂的“態(tài)”就是結構的內(nèi)力分布狀態(tài)。一種“形”對應一種“態(tài)”;反之亦然,一種“態(tài)”必然有一種“形”與它對應。膜結構這類柔性結構有一個顯著的特點,即結構材料本身不具有剛度,由這些材料組成的構造體系還只是機構,只有當對其施加了預張力,它才具有了抵抗外荷載的結構剛度。這里應強調(diào)的是,不同的張力分布對應著不同的平衡形狀。這就是本文所說的“形”和“態(tài)”。當然,這是一個動態(tài)跟蹤過程,對這個過程的研究就是—初始形態(tài)設計。這是膜結構與傳統(tǒng)剛性結構計算的一個顯著區(qū)別,也膜結構設計計算中的一個關鍵問題。 膜結構的設計中,在找到初始形態(tài)之前,并不能準確確定膜結構的初始形狀和與之對應的預張力分布狀態(tài),也就是說這時有兩個未知數(shù):一個是初始形狀,一個是預張力分布狀態(tài)。這時我們會給定其中的一個而求解另一個,從而產(chǎn)生兩種思路。第一種思路產(chǎn)生比較自然,是將初始形狀作為已知數(shù),把初始預張力作為外荷載施加到結構上,求解達到平衡時的狀態(tài)。此法求解比較直接方便,普通的靜力計算程序就可以適用,并可以得到與設計者給定的曲面形狀相近的結果。但是它最大的缺點是最終得到的預張力分布不再是設計給定的,當膜結構曲面比較復雜不規(guī)則時,預張力的分布將會非常不均勻,造成施工安裝的困難和對受力性能的不利。 第二種思路亦是本文將采用的方法,是將初始預張力的分布狀態(tài)作為已知數(shù),而把與之對應的平衡的形狀作為未知數(shù)來求解。此時的目的就是要得到具有給定初始預張力分布的一個平衡的初始形態(tài),為了保證最終得到的預張力分布即為初始假定的預張力,我們將舍棄變形協(xié)調(diào)條件和材料本構關系。也就是設計給定控制點的位置,以及預張力的分布狀態(tài),然后尋求在此條件下的與之相對應的平衡的曲面形狀。此種方法的優(yōu)點是最終得到的初始形態(tài)的預張力分布即為初始假定的預張力,這會給膜結構的受力性能和施工安裝帶來極大的好處。前面的分析可知本文的初始形態(tài)設計過程中,將忽略變形協(xié)調(diào)條件和材料本構關系,方程中與變形協(xié)調(diào)條件及材料本構關系有關的項均將被舍棄。因此,線性剛度在成形計算過程中將不起作用,結構的剛度僅由非線性剛度構成,如果忽略外荷載作用,則膜結構的初始形態(tài)分析的有限元基本方程即為: [KNL].△{u}=-{F} (2) 求解膜結構初始形態(tài)的已知條件是,初始預張力(包括索的初始預拉力)的大小及分布、結構的邊界控制點位置,要求解的是結構上其余節(jié)點的坐標。具體的理論推導和計算步驟詳見文獻[1]。
(三)靜力性能分析 在推導得到含空間膜單元的非線性有限元基本方程后,膜結構的靜力性能分析就變得簡單了,直接應用式(1)即可,但需要指出的是,由于膜材為非抗壓性材料,為此本文引入了由單元主應力判斷褶皺的方法。設單元主應力為σ1、σ2,且σ1>σ2,則: σ1>0,σ2 >0,單元正常工作。σ1 <0,σ2 <0,單元退出工作。 σ1 >0,σ2 <0,單元為單向受拉,以轉換的應力和剛度代入方程重新迭代。 (四)風振響應分析 首先將膜結構離散化,根據(jù)風的概率統(tǒng)計特性,將風速模擬成時間的函數(shù),即人工仿真生成風速時程。然后利用風的空間相關特性,將在結構各個結點處生成的不相關的風速轉換成空間相關的風速場。應用Morison公式將風速轉變?yōu)轱L壓,合理地確定風荷載,并作用于相應的單元結點上,利用有限元法在時間域內(nèi)直接求解運動微分方程并求得結構的響應。在推導有限元基本方程的迭代公式時,在每一時間步長中考慮了結構的非線性特性、風與結構相互耦合作用的影響、風壓分布系數(shù)(體型系數(shù))等等因素。由響應值中求得所要的統(tǒng)計信息,如結構振動的位移、速度、加速度的均值和均方差,以及相應的功率譜,并從中獲得膜結構的風振響應特性。膜結構質量很輕且剛度較弱,因此非線性風振響應分析將是其設計計算中的又一個關鍵問題、難點問題。本文應用隨機模擬法的思路,發(fā)展建立了一種可以適用于大型膜結構非線性風振響應分析的方法。該方法的思路是, 對工程結構設計計算來說,風作用的大小一般以風壓來表示,本文采用Morison公式來計算風荷載,它可更合理地反映物體的表面壓力。當不考慮風與結構耦合作用時的風荷載公式為: (3)式中第一項與第二項之和是加速流中靜止的彈性結構所受到的總慣性力,總稱為慣性項。式中 是空氣質量密度,A為面積,H為膜厚度, 為風壓分布系數(shù), 為風速,包含了平均風速和脈動風速??梢钥闯觯琈orison公式比一般公式增加了開頭的兩項,如果忽略前兩項,則即為我們通常所說的風荷載公式。如果考慮風與結構的耦合作用,則上式變?yōu)椋?nbsp; (4) 分別為結構振動的位移、速度和加速度,而結構的運動方程為: (5)文中質量矩陣M采用集中質量矩陣,阻尼矩陣C采用Rayleigh阻尼,非線性的剛度矩陣K如前文所述,而荷載項P采用式(4)。顯然,這是一個復雜的非線性動力方程組,不僅剛度矩陣是隨位移變化而變化的,而且荷載項里還包含了結構的加速度和速度項。為此本文利用Newmark法和Newton-Raphson迭代法的思想,推導了膜結構在風荷載作用下,考慮風與結構耦合作用的非線性動力增量平衡方程,最終整理得: (6)其中:
方程中個參數(shù)的具體含義及取法可參見文獻[1]。
(五)裁剪設計計算 膜結構的曲面經(jīng)初始形態(tài)設計得到,一般為復雜不規(guī)則、不可展的空間曲面形式,而且是由有限元的離散節(jié)點構成。因此,這里存在一個如何將平面的膜材料拼接成空間曲面的裁剪設計問題。裁剪設計是膜結構設計中的一個關鍵問題。裁剪下料圖的準確與否直接關系到施工安裝后的平整度,也就是膜結構的靜、動力計算的前提—初始形態(tài)設計得到的初始狀態(tài)與實際施工安裝后是否吻合,進而影響靜動力的計算結果。 本文發(fā)展建立了一種應用廣義泛函變分取極值,得到膜結構曲面上的測地線,然后依據(jù)測地線計算裁剪線從而生成裁剪圖的方法。具體方法詳見文獻[1],其過程一般如下: 1、由初始形態(tài)設計程序求得膜結構的空間曲面離散點坐標。 2、根據(jù)建筑和結構上的要求確定測地線控制點的位置,計算出測地線軌跡坐標。這里建筑上的要求指的一是測地線的布置要美觀;二是相鄰兩條測地線間距離要控制在膜材幅寬的范圍內(nèi)。而結構上的要求是要盡量避免結構在受荷時拉力大的方向與測地線方向垂直。 3、依據(jù)測地線求出裁剪線。4、生成裁剪圖。當然,最終的施工下料圖還要考慮繩邊索套,焊縫寬度及初始預張力、溫度應力、徐變等因素的影響。
結 語
膜結構是我國空間結構發(fā)展的一個主要方向,而比較成熟的計算理論方法和設計程序又是推動膜結構應用的一個主要力量。本文發(fā)展建立了一套從初始形態(tài)設計~靜力性能分析~風振響應分析~裁剪設計計算的膜結構的計算方法和設計程序,并已應用于大型結構工程的計算設計。
參考文獻 (1) 向陽,薄膜結構的初始形態(tài)設計、風振響應分析及風洞實驗研究(博士學位論文),哈爾濱建筑大學,1998 (2) 武岳,向陽,沈世釗,威海體育場挑蓬膜結構風洞測壓實驗研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項目專題年度研究報告(大連),1999
- 1某綜合業(yè)務樓施工組織設計 122P
- 2上人孔和天井是不是一樣
- 3紡織業(yè)為聚丙烯纖維提供了新領域拓展的方向
- 4材料管理軟件四種情況值得CIO們酌情考慮
- 5系桿式拱橋的力學分析與應用
- 6職工洗澡時燙傷能否定為工傷
- 7隧道穿越斷層破碎帶突水涌泥模糊安全評價
- 82014年1-3月全國電工鋼板(帶)產(chǎn)量及其增長統(tǒng)計表
- 92010年一級建造師考試《法規(guī)及相關》資料:留置
- 10武漢光谷:創(chuàng)新基因結碩果
- 11坡屋頂—平瓦屋面
- 12國際工程分包管理模式變革在即
- 13ansys命令手冊
- 14建筑工程板受力鋼筋布置要求
- 152014年1-12月江蘇窯外分解窯水泥熟料產(chǎn)量統(tǒng)計(分月度)
- 16某水廠擴建工程深度處理土建工程施工組織設計
- 17腳手架專項施工方案 54P
- 18中山某高層商住樓文明施工方案
- 1934%屬于非勞動力這個條件是怎么來的?
- 202014年1-5月中國鋼材進口量分月度統(tǒng)計表
- 21返聘出了工傷按人身損害賠
- 222015年房地產(chǎn)估價師《制度與政策》: 預告、更正、異議登記
- 23【碩士】古浪峽隧道施工關鍵技術研究【2008】
- 24南京長江第三大橋南接線某合同段(投標)施工組織設計
- 252010年一級建造師考試《法規(guī)》資料:招投標規(guī)定
- 26灌砂法在路基壓實度檢測中的應用
- 272014年1-4月全國炻質磚產(chǎn)量及其增長統(tǒng)計表
- 28框剪高層多功能寫字樓施工組織設計103p
- 29混凝土泵的發(fā)展趨勢
- 30【碩士】軟土盾構施工擾動引起隧道縱向變形研究【2009】
成都公司:成都市成華區(qū)建設南路160號1層9號
重慶公司:重慶市江北區(qū)紅旗河溝華創(chuàng)商務大廈18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