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項目管理系統(tǒng) | OA系統(tǒng) | ERP系統(tǒng) | 工程項目管理軟件 | 裝飾管理系統(tǒng) | 簽約案例 | 購買價格 | 在線試用 | 手機APP | 產(chǎn)品資料
X 關閉

基坑降水措施探討

申請免費試用、咨詢電話:400-8352-114

摘要:通過對培訓中心基坑現(xiàn)場水文地質條件分析,確定施工方案,進行降水設計,論述了管井降水施工工藝控制措施,供同類工程參考借鑒。

關鍵詞:水文地質條件;施工方案設計;工藝控制措施

一、培訓中心工程概況

太原市殘聯(lián)職業(yè)教育培訓中心,建設場地位于太原市西羊市街與半坡東街交叉路口的東北角,北側、西側與原有建筑物緊緊相鄰,施工地形相對受限。新建培訓中心工程占地總面積3249m2,工程總面積23875m2。其中:住宅樓面積5825m2,培訓主樓面積16200m2,二層停車區(qū)面積1850m2。由太原市建筑設計院設計,基坑開挖土方10835m3,基礎施工工期60天。

二、基坑場地巖土水文地質條件

(一)巖土地質情況

根據(jù)太原市建筑設計院巖土工程地質勘探報告,場地地質情況主要由新近堆積的填土(Q2ml4),第四系全新統(tǒng)(Qal+pl 4)沖洪積形成的粉土、碎石類土、砂類土與晚更新統(tǒng)(Qal+pl3)沖洪積形成的粉土與碎石類土等構成,各層地質情況分述如下:

第(1)層,粉土(Qal+pl 4):黃褐色,中濕,稍密。含云母、煤屑、氧化鐵等。該層埋深在0m-4.50m之間。

第(2)層,粉土(Qal+pl 4):黃褐色,中濕,稍密。含云母、煤屑、氧化鐵、混有細砂,偶夾零星卵礫石。該層埋深在4.7m-12.20m之間。

第(3)層,圓礫(Qal+pl 4):稍密。顆粒級配較差,磨圓度較好,母巖成份,主要為灰?guī)r與砂巖,充填物為粗礫沙,并夾有卵石塊。該層埋深在12.20m-21.00m之間。

第(4)層,粉土(Qal+pl 4):黃褐色,濕,中密。該層埋深在21.00m-27.00m之間。

(二)水文地質情況

 培訓中心施工場地內地下水類型屬于第四系松散巖類孔隙水,在地表以下1.0m~12.00m范圍內,含水層以粉土為主;在12.00m~24.00m范圍內,地層主要為圓礫,是太原市區(qū)內分布穩(wěn)定的良好含水層。地下靜止水位埋深在1.0m~1.50m左右。施工場地內地下水的補給來源主要由大氣降雨的垂直入滲,汾河地表水的側向涇流補給,來水方向為東北方向。

三、基坑降水施工方案

(一)選取各類地質參數(shù)

依據(jù)施工圖說明和《巖土工程地質勘察報告》,含水層綜合經(jīng)驗滲透系數(shù)k值為0.5m/d,粉土滲透系數(shù)k值為0.3m/d,圓礫滲透系數(shù)k值為50m/d。

(二)確定基坑降水施工方案

培訓中心主樓基礎埋置深度為4.0m,基坑開挖基底斷面為東西向22m,南北向為60m,邊坡坡率為1:0.5。根據(jù)現(xiàn)場水文地質條件及含水層的滲透系數(shù),結合施工工期和太原市區(qū)鄰近建筑同類成功的降水經(jīng)驗,確定采用深井管井方案進行降水施工,降水孔孔徑為60cm?;娱_挖后對坑壁邊坡進行掛網(wǎng)噴錨簡易支護。降水后為了確保周圍建筑物的安全,減少因降水施工造成的地基壓縮變形,在基坑支護外1m處布設注水井,通過靜壓注水,阻止降水漏斗的無限擴張,維持西北方向原有建筑物地基基礎水文地質條件的穩(wěn)定平衡。

(三)深井管井降水設計

  基坑降水量按照規(guī)范采用大口井計算公式,基坑降水深度以基底以下1.0m進行計算,水位降深為5.0m,基坑影響半徑R=60m,基坑引用半徑r=37.2m,H為含水層厚度(m),K為地層綜合滲透系數(shù)(m/d),基坑涌水量Q(m/d)通過下面公式進行計算:

Q=1.366k (2H-S)S  lg(1+R/r)

  經(jīng)上式計算,培訓中心基坑總涌水量Q=2600m/d,單井涌水量按照經(jīng)驗值選用168m/d,依據(jù)《建筑基坑支護技術規(guī)程》JGJ102-99要求進行管井井數(shù)n值的計算,采用系數(shù)為1.1,深井數(shù)n值為17。

(四)降水施工工藝程序

  按照降水設計計算,深井降水孔孔徑為60cm,依據(jù)規(guī)范選用外徑為40cm的無砂混凝土管,井深為16m?,F(xiàn)場采用60型沖擊鉆機進行鉆孔,施工工藝程序如下:

井點定位——鉆機就位——鉆進成孔——清孔——驗收——排管——吊放井管——回填井管與孔壁間砂礫過濾層——洗井——井管內下安潛水泵——安裝抽水控制電路——試抽水——降水井驗收。

鉆孔過程中應按照規(guī)范要求,用比重為1:1的泥漿進行護壁,成孔清孔驗收吊放井管后立即采用抽水法進行洗井,直到將地下出水洗清為止。管井過濾器為無砂管過濾器,孔隙率要求大于15%,混凝土井管外側采用外包過濾網(wǎng),包裹深度為6m-16m。井管與鉆孔孔壁之間用人工填入粒徑2mm左右的水洗砂礫料,保確地下水能夠通暢滲入井管中。


 





 

施工現(xiàn)場共設置降水井17個(見上圖),其中J1-J3和J9-J11的井間距為11m,J3-J9的井間距為10m,J11-J14和J15-J17的井間距為15m。在基坑外側東南角處設置沉淀池及揚水泵站,用集水管系統(tǒng)將各管井內的地下水收集至沉淀池內,由2臺50t/h的揚水泵將水抽提至現(xiàn)場外,排至排水井內?,F(xiàn)場施工人員要嚴格按照《建筑地基基礎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guī)范》GB50202-2002進行操作,確保各降水井運行正常,加強值班,做好降水記錄、觀測井水位記錄。

(五)注水施工控制措施

本項目注水井成井200mm,采用外徑為50mm,長度為11m的鐵管,下入井深11m,采用靜壓注水方式進行施工。注水壓力約0.5kg/cm,即在高出注水井地面2米處設常壓水箱一個,注入清水,并保持水頭1米。從水箱底部接注水管一根,又分支到各注水井管制連接,中間安裝流量水表以及控制閥門。

第一步:注水初期6小時為小流量。采用滲入法將水注入井內,逐步放大注入量,目的是用壓力貫通水線,同時觀察井口封閉情況。如井口漏水,應立即停止該井注水,重新封孔。

第二步:待6小時后,將閥門全部打開,靜壓注水開始,前三天,每小時觀測水表一次,同時測量觀測井水位情況,做好記錄。根據(jù)觀測井的水位及時調整注水量,必要時再增加一個注水箱。待觀測井水位和注水調整相互匹配后,每12小時測量觀測井水位一次,以及注水井各井注入量一次,直到降水施工全部竣工。

四、施工結論

   太原市殘聯(lián)培訓中心基坑降水,采用深井管井施工方案,在現(xiàn)場施工深井17個,注水井6個,觀測井4個。通過6天的鉆井施工,10天后達到了預期的降水目標,保證了基坑開挖和基礎施工的順利進行。

發(fā)布:2007-07-25 10:22    編輯:泛普軟件 · xiaona    [打印此頁]    [關閉]
相關文章:

泛普工程管理軟件其他應用

項目管理工具 禪道項目管理軟件 夢龍項目管理軟件 微軟項目管理軟件 裝飾管理系統(tǒng) 裝修預算軟件 項目計劃軟件 項目進度管理軟件 軟件項目管理工具 材料管理軟件 工程項目管理軟件系統(tǒng) 項目管理系統(tǒng) 施工管理軟件 建筑工程項目管理軟件 工程管理軟件